2019年1月28日,当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小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由鼎益丰集团总裁马小秋撰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秋言物语》及《鼎益丰之路》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其中,《秋言物语》由鼎益丰集团总裁马小秋独立完成,《鼎益丰之路》由马小秋及华尔街人力资源专家裔锦声博士合著而成。 当天莅临的贵宾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马文普,中国证券业协会原领导、北京证监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姚万义,文化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刘凌宏,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分社社长邓泳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部长任海平,美国骑士集团董事长袁锦程,CCG全球化智库副秘书长秦刚,美国国际商会执行主席秦嘉豪,鼎益丰集团党支部书记李克成等海内外人士。 同时,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证券日报、北京晨报、北京电视台、第一财经、搜狐网等在内的30多家权威媒体出席,并现场对马小秋进行了提问采访。 在本次发布会上,马小秋讲述了她艰难的创业过程,从年幼时带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指导思想到海南闯荡,随后事业几经波折,再得遇恩师隋广义共同携手成功创办鼎益丰,这其中经历了种种历练。她在发言中强调了《道德经》的重要作用:“鼎益丰从当初100多平方米仅有8个人的小小工作室,到如今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化,一直遵循着《道德经》的指引,希望读者通过《秋言物语》得到借鉴,从中得到一些感悟。” 据了解,《秋言物语》历时两年多创作完成,把生活中的点滴集合成册,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四大元素: 天、地、人、我,《秋言物语》用81个心得,81个感悟,展现和记录了一位新时代中国女性总裁的精神世界和生活追求,马小秋将这些身边点滴的智慧感悟和企业经营管理结合起来,用《道德经》中的道和德,知行合一的创造了灿烂的财富人生。马小秋一路心存感激,把所有的磨砺都当做锤炼自己的那把钢锤,不断提醒自己要经得起锻造,要敢于知错就改,身体力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 现场来宾纷纷对马小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同时对鼎益丰的发展无不为之敬佩,其中马文普对鼎益丰的六大产业熟记于心,他表示:“鼎益丰布局的文化、高科技、投行、健康、黄金全产业链、旅游及生态农业都是国家政策高度重视的领域,这些领域都称得上是‘高大新’即高战略、大格局、新思想,这些领域都是能造福人民、造福社会的优质产业。” 姚万义则从“道德层面”给予了鼎益丰极大的肯定,他表示:“一个企业最大的风控就是道德风控,看到鼎益丰这么多年做下来,用‘道德’来约束自己,这是所有民营企业值得学习的地方。” 此外,任海平发言表示:“新时代最需要的是要造就一批像鼎益丰这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级优秀企业家”;袁锦程表示:“鼎益丰正走着一条国际化浪潮中的财富之路,国际化不单单是指在外国建一个公司,更是这个品牌、这个产品已经在国外深入人心”;秦嘉豪发言内容关于“美国国际商会在促进中美两国和谐发展进程中30年如一日的重要作用”;秦刚发言内容关于“智库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重的重要性”也都令人印象深刻,来宾发言金句不断,思维交流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在发布会上,谢寿光社长、邓泳红分社长也对马小秋的著作大加赞赏,通过两位的发言了解到,这两本著作是社会科学院的同事赶工五天五夜精心完成,就是为了在春节前给大家一个献礼。 谢寿光更表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有非常高的出版门槛的,坚持‘权威、前沿、原创’的产品定位,此次《秋言物语》及《鼎益丰之路》可以让我民营国企业从中借鉴学习到鼎益丰的创新模式,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 据了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走学术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道路,先后策划出版了著名的图书品牌和学术品牌“皮书”系列、获得国家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世界沧桑150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发生的主要变化》、《甲骨学一百年》、《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以及“全球化译丛”、“经济研究文库”、“社会理论译丛”等一大批既有学术影响又有市场价值的系列图书,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高,确立了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出版的权威地位。 在媒体提问环节,马小秋多年好友张月英代表鼎益丰集团员工用10个字对其进行了评价——“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引起了现场所有来宾的共鸣。 其他问题还包括“《秋言物语》会不会再出第二册”“对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对于2019年投资方向的见解”等等,马小秋都一一给出了精彩的解答。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马小秋及裔锦声博士共同撰写的《鼎益丰之路》,英文版《The Ding Yi Feng Way》将由Homa&Sekey Books.NJ.USA出版, 初步预计会在3月15日陆续上架,随后将在纽约和洛杉矶举办新书发布会。此外,本书的销售收入将捐赠给慈善项目。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